当前位置:首页 > 供热法规 > 详情页

供热法规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

时间:2015-11-16      来源: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

供热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前 言

冬季供热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北京供热事业在五十年发展的历程中,充分发挥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功能,在促进生产、环境治理、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 京市“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为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市级规划,与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燃气、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总结、借鉴“十一五” 供热规划执行中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供热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在继承、完善、延续“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 作为北京市供热发展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在 规划编制过程中,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城乡结合部整治、南部发 展等主题,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从促进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将发展与节能减排结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保障供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坚 持以人为本,从确保城市安全、稳定、和谐供热出发,将管理与改革结合,继续探索供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践到位管理和长效管理,逐步将供热管理纳入 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目 录

一、十一五时期供热工作回顾

(一)供热基本情况

(二)供热存在问题

二、十二五时期供热规划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供热指导思想

(二)供热发展原则

(三)供热规划目标

三、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规划方案

(一)供热方式规划

(二)供热负荷预测

(三)供热用能需求

(四)环境减排预测

(五)城区供热规划方案

(六)远郊区县供热规划方案

四、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重点任务

(一)实施热源厂及配套热网建设

(二)完成城区燃煤锅炉清洁改造

(三)加快远郊区县供热设施建设

(四)完成既有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五)积极推进供热系统计量改造

(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供热发展

五、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保障措施

(一)强化供热规划管理,重点项目按期推进

(二)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完善供热保障体系

(三)推进供热体制改革,积极培育供热市场

(四)加强供热节能管理,加快实施节能改造

(五)创新供热管理方式,开展行业精细管理

 

 

一、“十一五”时期供热工作回顾

(一)供热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供热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北京供热以2008年奥运保障为契机,供热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在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源结构调整、供热资源整合、供热节能减排、供热体制改革、供热行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促进城乡发展、环境治理和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供热事业快速优化发展

全市供热面积由2005年的47566万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底的6793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增长了42.8%;供热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热电联产、燃气供热、燃煤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供热局面。2010年全市供热面积统计表见表1-1

1-1 2010年全市供热面积统计表

供热方式

供热面积(万平方米)

比例

热电联产

15,743

23.1%

燃煤锅炉房供热

21,125

31.1%

燃气供热

29,927

44.1%

其他清洁能源供热

1,140

1.7%

  

67,935

100.0%

 

2.大气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至“十一五”末,城六区实施了1.6万余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目前热电联产及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已达到68.9%2010年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286天,比2005229天增加了24.9%,为绿色北京做出了重要贡献。

3.供热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转变供热发展方式,坚持内涵式发展,推进供热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供热规划确定的供热节能10%的目标。

供热资源整合全面实施。完成新城中心城区30座燃煤集中供热中心建设,拆除分散燃煤锅炉房670余座,总供热能力约为1.2亿平方米,提高供热效率20%以上,达到北京市现行环保排放标准,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供热管网改造稳步推进。完成728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提高了供热效率和居民的供热质量,保证了供热设施的安全运行。

供热节能改造深入开展。全市近50%的锅炉房采取了节能措施,在以奖代补政策的促进下,全市已有217座锅炉房实施了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供热面积约6300万平方米,每年节能量折合燃气约1.58亿立方米。

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强化。5577名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岗位职工进行了供热节能技术培训,近万名一线岗位职工接受了供热节能技术考核;开展了供热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及课题研究,推荐了供热系统节能技术19项;广泛开展了 低保高控的节能宣传与节能检查,及时推广20座节能示范锅炉房,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

4.供热改革取得阶段进展

在 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市推动供热体制改革行动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我市供热体制改革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出台了《北京市供热 采暖管理办法》,积极规范供热市场秩序;以建筑和供热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了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制定了两部制供热计量价格,在全国率先对政府机关和 大型公建实施了按用热量计量收费,2010年全市35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56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实现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全市供热计量改革已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5.行业管理不断完善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充分发挥区县主导作用,明确了“区县为主、辖区负责”的工作原则,确立了区县的管理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提升供热行业管理水平。

在管理方式上,建立了市、区两级供热指挥系统和市、区、街三级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了联动协调机制。

在管理手段上,建立了供热管理数据库和62357575供热服务、投诉与处置系统,供热收费数据监测系统,煤炭储备监测系统,初步形成了信息收集、统计、传递、预警和追踪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供热应急预案、应急燃料储备、应急救助机制和应急抢险队伍,提高了应对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管理方法上,坚持了“抓早、抓细、抓实”的工作原则,变被动为主动,注重矛盾排查,加强部门协调,化解社会矛盾,保证了供热队伍和供热局面的稳定。

(二)供热存在问题

1.城市热源建设滞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十一五”时期,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对城市供热供应与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热电联产城市热网供热,2010年城市热网供热面积已超过设计能力,热源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热源供应能力与用热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2.供热燃气需求加大,供热保障要求提高

能源保障事关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天然气作为我市供热与本地发电的主要能源支撑,天然气供应保障将成为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关键。对构建天然气资源保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以及输配调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供热成本日趋增加

随着大气环境治理标准的提高,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在供热用能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供热成本呈增长趋势,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将影响到城市供热运行成本和产业成本。

4.供热系统能耗较高,节能挖潜任务艰巨

通过近几年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效果看,未应用节能技术的供热系统尚有10%以上的节能潜力。而目前受供热收费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局限,一些中小型供热单位,特别是非企业化的供热单位,缺乏节能改造的内在动力。

5.供热设施高度分散,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以单位后勤部门自行管理为主的供热管理体制制约着北京供热行业的发展。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锅炉房数量不到10%, 中小型锅炉房掌控着全市40%的供热面积,单位及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和非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不仅造成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而且还制约了供热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的发展。

 

6.体制改革尚需深化,供热市场有待培育

现 行的与热量消耗无关的供热计费方式,使供热单位、热用户及建设开发单位缺乏节能的内在动力,使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节能的推进遇到阻力。非企业化供热运营模 式以及供热价格长期未能理顺,供热行业的运行质量标准、安全服务规范和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制约了北京供热事业以及供热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供热规划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供热指导思想

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围绕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坚持清洁能源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多种能 源相结合的发展方针,以满足用热需求和供热安全保障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供热结构、加快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挖掘现有设施能力、推进供热计量与节能 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以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和行业管理水平,建立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城 乡供热体系。

(二)供热发展原则

保障安全。从 首都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出发,高度重视供热能源安全。在能源结构上,形成能源结构与供热方式多元化的格局,以天然气为主,煤炭为辅,电力、地热等其它清洁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实现气、煤、油等能源的互为备用,互为补充;在运行方式上,建立中心城区供热管网输配平台,多网联接,互相支撑,互为补充;在能源 保障上,构建城市供热安全保障体系。

清洁环保。在大力发展和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同时,继续加强燃煤设施的环保治理,开发并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按照环保要求严格管理,实现供热用能清洁高效。

高效节能。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老旧管网改造和热计量系统改造,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大力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促进建筑与供热系统节能。

因地制宜。从现有建筑格局、设施条件、经济能力和发展布局出发,合理确定全市不同区域的供热方式,坚持在整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整合,优化城乡供热结构,合理配置供热资源。

适度超前。供热设施能力和能源资源供应不仅能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对供热以及能源的需求,而且要留有余地,适度超前发展。

(三)供热规划目标

1.面积发展目标

满足城市建筑规划发展需求,2015年北京市供热面积达到8.5亿平方米。

2.用能结构目标

调整优化供热用能结构,热电联产、燃气及其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

3.供热节能目标

大力推进建筑及供热系统节能,2015年全市单位建筑面积平均供热能耗比2010年降低12%

4.供热改革目标

继续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公共建筑基本实现供热计量收费,加快推进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改革。

5.行业管理目标

加快供热行业改革,积极培育供热市场,促进供热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转变。

三、“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规划方案

(一)供热方式规划

“十二五”时期,按照供热规划目标,在注重供热安全保障、满足全市用热需求的前提下,继续调整优化供热用能结构,以发展热电联产热网集中供热和天然气供热为主,适度发展燃煤清洁供热,积极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

 “十二五”时期全市城区及远郊区县供热面积发展预测见表3-1,“十二五”末全市供热面积和供热方式规划见表3-2

 

3-1 “十二五”时期全市供热面积发展预测表(万平方米)

区域

2010

2012

2015

2020

城六区

44,875

48,600

53,000

 60,000

远郊区县

23,060

24,400

32,000

 40,000

合计

67,935

73,000

85,000

100,000

 

3-2 “十二五”末全市供热面积和供热方式规划表

供热方式

供热面积(万平方米)

比例

热电联产

城市热网

20,000

27.1%

区域热网

3,000

燃煤锅炉房供热

15,000

17.6%

燃气供热

43,000

50.6%

其他清洁能源供热

4,000

4.7%

合计

85,000